
10月13日,NBA中国赛第二场落幕,篮网以111比109逆转太阳,完成复仇。本场比赛中,中国球员、篮网前锋曾凡博未能获得出场机会,引发不少球迷和媒体的关注。
体坛周报篮球记者孔德昕在其电台节目《篮球昕事》中表示,他非常理解大家希望曾凡博多上场的心情,尤其是在中国赛这样的场合,期待他获得更多表现机会是很自然的想法。但他同时指出,不能接受的是,部分人“揣着明白装糊涂”,明明了解NBA竞争环境的残酷性,却刻意炒作流量,甚至将篮网主教练或球队塑造成负面形象。孔德昕认为,这种行为并不值得提倡,更反问:难道真的就差这些流量吗?
此外,孔德昕强调,过于激烈和严肃的表达方式,其实是对曾凡博本人的不尊重。这仿佛将他定位为中国赛的“表演吉祥物”,认为他理应享有某种特权。然而,这种“特权思维”恰恰反映出,人们潜意识里认为他的实力还不足以凭真本事立足NBA。如果曾凡博真心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赢得机会,他一定不希望别人觉得他的每一分钟上场时间,都是依靠特殊照顾得来的。
归根结底,NBA是一个靠实力说话的舞台,任何球员的成长都需要时间和过程。尊重竞争、尊重球员的努力,才是对他最好的支持。